9.0 普通話?·?1957?·?內地?·?戰爭片?
田丹,賈六,張毓敏
1937年秋,軍閥閻錫山統治時的山西某村。地主楊有德、楊耀祖父子橫行村里,為所欲為。他們強占了農民趙志忠僅有的三畝水地,趙無奈服毒自殺。趙的兒子鐵柱氣憤至極,放火燒了地主的房子后遠走他鄉。鐵柱妻怕遭報復,把黑蛋改名為石頭,也離家乞討為生。十年后,楊耀祖當上了日寇警備隊長,石頭參加了八路軍,在某營當通訊員。而營長趙鋼就是他離別多年的親生父親鐵柱,但兩人相見卻不相識。解放太原的過程中,我軍要攻打石頭母親所居住的鎮子。石頭想解救母親、為自家報仇,未經上級允許,就擅自沖到前面,受到營長的嚴厲批評。石頭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營長批準石頭參加突擊隊的請求。鎮子解放了,楊有德、楊耀祖二人得到了應有的下場。趙鋼與妻子和兒子石頭彼此相認,一家人終于團聚。隨后,趙鋼和石頭為繼續解放事業,投入了新的戰斗。
9.0 普通話?·?1958?·?中國?·?劇情片?
王曉棠,張勇手,方輝,胡敏英,于洋
1950年,廣西西部十萬大山地區有待解放,匪首李漢光(方輝)和妻子李月桂(胡敏英)帶領一股頑匪與國民黨特務勾結,將百姓騷擾得苦無寧日。根據被解放軍捕獲的臺灣派遣副司令雷震霆提供的線索,偵察科長曾泰(于洋)假扮他的身份來到李匪內部。對眼前這位遲遲才到的“雷震霆”,李月掛夫婦自然沒有掉以輕心,利用潛伏在解放軍內部的特務所提供的情報,他們設多計將他考驗,曾泰均驚險過關。過程之中,曾泰雖痛失戰友耿浩(張勇手)等,卻也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鏟除了對自己不利的諸多匪兵,尤其利用李月桂親信、風情萬種的阿蘭(王曉棠)對他的迷戀,以攻為守逐漸取得了李月掛夫婦對他的百分百信任。
7.0 普通話?·?1962?·?中國?·?喜劇片?
張良,張勇手,王心剛,吳凡
陳大虎、陳二虎是孿生兄弟,同時參軍又被分配到一個連隊,大虎在八班,二虎在二班。二虎單純、活潑、好勝,不像大虎那樣沉著、穩重、拘謹。他一心想練好本領,立功當英雄。二虎看到宣傳畫上的解放軍形象,端著沖鋒槍很神氣,又看到女民兵連長林秀掛著一支卡賓槍,而發給他的卻是五六式步槍。他不滿意,便跑到八班把發給大虎的沖鋒槍偷偷調換走了。事情被發覺后,他受到班長和指導員的批評。二班一直是“人民英雄連紅旗優勝班”,二班長為維護這個榮譽,對二虎的散漫、頑皮行為,如摔壞下放作家肖文的眼鏡,不睡午覺,上樹掏鳥窩等等,特別不滿。有一天勞動中,二虎誤將軍長當成炊事員,一口一聲管洪軍長叫“老洪”,還嬉皮笑臉地要和軍長換領章,正巧被二班長撞見,二班長大為惱火,把二虎狠狠訓了一頓。可是二虎卻不服氣地說:“人家軍長都沒生氣,你干嘛那么兇!”二虎在洪軍長的啟發下,把自己的立功計劃加上了一條:每天要為群眾做一件好事。他跑到林大娘家里找活于,林大娘誤把二虎當成了大虎,就讓他幫助做豆腐,可是二虎冒冒失失地把可以點十缸豆漿的鹵都倒在一缸里了。結果好心辦了壞事,又闖了一個禍。大虎怕二虎再受批評或者受處分,打消了二虎去坦白的想法,自己承擔了這個過錯。叫二虎等射擊打了優秀,為班里爭得榮譽后再去坦白。二虎背了思想包袱,悶悶不樂,總是放下飯碗就拿槍,苦練軍事技術。二班長認為二虎真有了轉變,非常高興。在實彈射擊前,班長給二虎打氣,但因言語欠妥,觸著了二虎的心思,結果適得其反,弄得二虎慌手慌腳,打了個不及格。二虎不知如何是好,埋怨自己的槍不好,這下更把二班長給氣炸了。大虎射擊優秀,民兵來向他學習,竟誤把二虎當成了大虎,鬧了一場笑話。這給了二虎很大的刺激,意識到真正的榮譽是群眾給予的。他又碰到了軍長,在軍長的啟發下坦白了過去的錯誤。指導員也批評了大虎,指出兄弟之間也應進行同志式的批評教育,不應包庇二虎的錯誤。同時,通過這件事,二班長也認識到自己主觀生硬的工作方法,不但不能幫助別人前進,反而會起到相反的效果。從此,二班的同志接受了教訓,思想覺悟提高了一大步,更加團結友愛。大虎和二虎在黨和同志們的幫助下終于雙雙成為五好戰士。
5.0 普通話?·?1959?·?中國?·?戰爭片?
王心剛,張勇手,王毅,黃煥光,井立民
解放軍某魚雷快艇部隊中隊長兼“九.九”號艇長張敏帶領快艇中隊到一遠離大陸的小島礁“鬼嶼”設伏,以打擊經常制造事端的國民黨海軍艦隊。“鬼嶼”自然條件兇險,是一個絕佳的伏擊場所,但魚雷快艇的進入卻也成為一道難題,大家想盡辦法,終于探出一條航路,使快艇得以順利埋伏。幾天后,國民黨艦隊又出來滋擾,我軍快艇中隊出奇不意,從“鬼嶼”出擊,敵人狼狽逃竄。但在海戰中,“九.九”號不幸被敵軍炮火擊中,戰士們含淚與快艇告別。張敏和輪機長劉濤受傷,但大家強忍饑餓和傷痛,在大海中搏斗了兩天兩夜,終于爬上一塊小礁石。一股逃生的敵人也來到小礁石。我軍又與敵軍展開了激烈的戰斗,將敵人一舉殲滅,但劉濤卻英勇犧牲。張敏帶領著戰士們乘著繳獲來的小舢板,向祖國大陸劃去。他們在海面上遇到了前來搜索的我方人員,戰士們終于勝利歸來。
9.0 普通話?·?1964?·?中國?·?劇情片?
霍德集,胡去非,洪萬生,張亨利
某團四連連續二年被上級評為四好連隊。一天,從新兵連調來一名新戰士,叫區小龍。他怕苦怕累,愛慕虛榮,軍事技術也不過硬。將他分配到哪個排呢?連長想,二排長金大洪有嚴重的“保四好”思想,總怕連隊保不住紅旗,對榮譽有著不正確的看法,又對區小龍的到來有抵觸情緒。五班長牛福山性情急躁,工作方法簡單生硬。于是連長就決定把區小龍分配到二排五班,既要帶好小龍,又借此機會對金大洪和牛福山進行一次思想教育。一次緊急集合,小龍拖泥帶水影響四連最后到達。于是,“流動紅旗”被其他連隊奪走了。在回來的路上,連長林志勇增加了爬山科目,小龍牢騷滿腹,回營后就給連長貼了張大字報,說他“軍閥殘余,簡單粗暴”。牛福山一看,氣得把大字報撕了下來。連長覺得隨便撕大字報不妥,讓牛福山檢討。二排長金大洪雖然不同意撕大字報,但對連長增加科目的做法也有意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個星期天,牛福山去幫助區小龍,可話不投機,兩人又吵起來了,并把小龍的笛子踩扁。連長買了支新笛子,讓牛福山送去賠小龍,向小龍道歉。為了做好小龍和牛福山的思想工作,加強他們之間的團結,連長把小龍和牛福山找來組成小樂隊,但他們怎么也合不到一起,鬧得不歡而散。問題在什么地方?小龍出身貧苦,可為什么怕苦累,自由散漫,情緒不高?為摸清情況,連長搬到五班去住。一次,連長偶然見到小龍的枕邊有一個干糧袋,上邊寫著“堅決革命到底”六個大字。這正是連長的干糧袋,怎么到了小龍的手里。原來十幾年前,在解放廣州時,一群匪兵在小龍家行兇搶劫,其中一個匪兵惡狠狠地舉起刺刀對準小龍就要刺。在這瞬間,一聲槍響,匪兵應聲而倒。隨之林志勇跟匪兵廝殺起來。他刺殺了幾個敵人,但自己卻身負重傷。林志勇在被抬走時,把糧袋留給了一貧如洗的小龍一家。后來,小龍參軍臨走時,母親讓他把糧袋帶在身旁,要他不忘共產黨的恩情,堅決革命到底。連長林志勇這時才知道區小龍就是當年自己救的那個小孩。但林連長沒有告訴小龍是自己救了他,而是用解放前的血淚史啟發和教育小龍。不久,小龍的姐姐小珠隨文工團來到連隊演出,在連指導員的建議下,為了幫助小龍并教育全連戰士,讓小珠用干糧袋的故事編了一段演唱詞,唱給全連聽。小龍聽了悔恨萬分,感到對不起救自己的解放軍。從此以后,小龍在連長的言傳身教的幫助下,覺悟提高了,主動寫了大字報進行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