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國語?·?1980?·?中國大陸?·?劇情片?
王琴寶,張懷志,羅雪英
蘇州評彈藝人郭月庭與妻子美玉以及孿生女兒白梅和紅梅過著清貧、和睦的生活。不料禍從天降,惡霸丘龍欲強占美玉,搏斗中將美玉所繡“梅花巾”撕破。郭月庭盛怒之下,揮刀劈傷丘龍,懷揣一角梅花巾逃往海外。美玉攜女兒隨丈夫的師兄夏月清逃奔上海,又因戰亂同月清與紅梅失散。后美玉精神失常跳崖身亡。白梅被善良的農村繡花女芬媽收養,學會了刺繡;紅梅則隨夏月清以賣藝為生。兩姐妹輾轉流離,又相繼回到故鄉。白梅在繡莊杜經理家當繡娘時,與杜家少爺、青年畫家石磊相愛。不料她為石磊精心繪繡的《梅竹圖》卻被杜妻竊為己有,送到國際博覽會上得了金獎。白梅說出真情,反遭杜家監禁。與此同時,紅梅于賣唱時遭惡霸丘龍調戲,夏月清與丘龍搏斗而慘遭毒手,紅梅奪槍將丘龍打死。警察在追捕紅梅時,誤將從杜家逃出的白梅抓獲。紅梅則被杜家爪牙抓回杜家。杜妻為隱瞞《梅竹圖》真情,用藥將紅梅的嗓子毒啞,并將她送入監牢。不料,紅梅竟與白梅同關一室。芬媽聞訊前來探監,道出白梅身世,姐妹二人恍然大悟,揮淚相認。不久,蘇州解放,兩姐妹重獲新生。紅梅啞病被治愈,將家中遭遇編成評彈演唱。恰逢流落海外四十余年的郭月庭歸國尋親,來書場聽書。父女三人意外重逢,各自取出珍藏的梅花殘巾拼合一起,分離的骨肉終得團聚。
7.0 普通話?·?1962?·?中國?·?喜劇片?
張良,張勇手,王心剛,吳凡
陳大虎、陳二虎是孿生兄弟,同時參軍又被分配到一個連隊,大虎在八班,二虎在二班。二虎單純、活潑、好勝,不像大虎那樣沉著、穩重、拘謹。他一心想練好本領,立功當英雄。二虎看到宣傳畫上的解放軍形象,端著沖鋒槍很神氣,又看到女民兵連長林秀掛著一支卡賓槍,而發給他的卻是五六式步槍。他不滿意,便跑到八班把發給大虎的沖鋒槍偷偷調換走了。事情被發覺后,他受到班長和指導員的批評。二班一直是“人民英雄連紅旗優勝班”,二班長為維護這個榮譽,對二虎的散漫、頑皮行為,如摔壞下放作家肖文的眼鏡,不睡午覺,上樹掏鳥窩等等,特別不滿。有一天勞動中,二虎誤將軍長當成炊事員,一口一聲管洪軍長叫“老洪”,還嬉皮笑臉地要和軍長換領章,正巧被二班長撞見,二班長大為惱火,把二虎狠狠訓了一頓。可是二虎卻不服氣地說:“人家軍長都沒生氣,你干嘛那么兇!”二虎在洪軍長的啟發下,把自己的立功計劃加上了一條:每天要為群眾做一件好事。他跑到林大娘家里找活于,林大娘誤把二虎當成了大虎,就讓他幫助做豆腐,可是二虎冒冒失失地把可以點十缸豆漿的鹵都倒在一缸里了。結果好心辦了壞事,又闖了一個禍。大虎怕二虎再受批評或者受處分,打消了二虎去坦白的想法,自己承擔了這個過錯。叫二虎等射擊打了優秀,為班里爭得榮譽后再去坦白。二虎背了思想包袱,悶悶不樂,總是放下飯碗就拿槍,苦練軍事技術。二班長認為二虎真有了轉變,非常高興。在實彈射擊前,班長給二虎打氣,但因言語欠妥,觸著了二虎的心思,結果適得其反,弄得二虎慌手慌腳,打了個不及格。二虎不知如何是好,埋怨自己的槍不好,這下更把二班長給氣炸了。大虎射擊優秀,民兵來向他學習,竟誤把二虎當成了大虎,鬧了一場笑話。這給了二虎很大的刺激,意識到真正的榮譽是群眾給予的。他又碰到了軍長,在軍長的啟發下坦白了過去的錯誤。指導員也批評了大虎,指出兄弟之間也應進行同志式的批評教育,不應包庇二虎的錯誤。同時,通過這件事,二班長也認識到自己主觀生硬的工作方法,不但不能幫助別人前進,反而會起到相反的效果。從此,二班的同志接受了教訓,思想覺悟提高了一大步,更加團結友愛。大虎和二虎在黨和同志們的幫助下終于雙雙成為五好戰士。
5.0 普通話?·?1964?·?中國?·?劇情片?
張伐,張良,趙聯,謝怡冰
根據胡萬春同名小說改編。 某鋼鐵廠的工段長杜師傅,有兩個兒子:大兒子福新是一個鉗工,與杜師傅同在一個車間工作;小兒子福民剛從技術學校畢業回來,即將走上工作崗位。可是就在當天晚上,杜師傅發現福民對勞動有不正確的看法,追求生活享受。福民看不起工人,說工人的手像銼刀看見爸爸送他的新帽子,嫌太土氣,怕壓壞了他的飛機頭。杜師傅意識到自己過去對福民在生活上照顧太多,對他的思想教育放松了。恰巧,福民分配到杜師傅領導的車間當見習技術員杜師傅為了幫助兒子克服缺點,把兒子培養成工人階級的接班人,就和李廠長商量,決定讓福民到車間當工人,以便在勞動中鍛煉提高。這一天,福民來到車間,杜師傅叫福新教他敲榔頭,練基本功。福民心不在焉,敲疼了手,狠狠地將榔頭摔在地上,不干了。杜師傅叫他拾起榔頭,責備地說:“你還不害臊!工人丟榔頭,就是戰士丟武器,你想做逃兵!”福民回到家里,向母親傾訴了自己的委屈。福民媽在舊社會生活了半輩子,吃盡了苦頭,但她還存在舊思想的殘余,聽說廠里讓兒子去當工人,覺得不像話。于是她請來了老母親、大姨媽和小姨媽,聯合起來“圍攻”杜師傅,可是未能如愿。“圍攻”失敗后,福民情緒低落,賭氣把飛機頭剃成平頭,跟媽媽說廠里呆不下去了,要到外面找工作。福民媽怕兒子離家出走,硬要杜師傅找李廠長說說,仍然讓福民做技術員。杜師傅看到要幫助福民首先要打通福民媽的思想,就寫了一張字條叫福民媽去找李廠長。福民媽來到李廠長家,李廠長說自己的女兒小玲主動要求到農村扎根落戶,有人說小玲是我們的獨生女,我又是廠長,應該讓女兒享享福,要是按照這個想法孩子就會變成懶漢。這時,小玲收到媽媽從外地寄來的“麥種”和信,媽媽在信上囑咐小玲,要在實際勞動中鍛煉成一個有文化的新農民。福民媽看到這一切深受教育,她沒有替兒子講情就尷尬地走了。福民雖然留在車間勞動,但總覺得英雄無用武之地。這時廠里開展技術革新,車間正研究雙層地輥的設計圖,福民認為這是大顯身手的機會,于是閉門造車,設計了一張不切實際的草圖,后經福新幫助,雙層地輥的設計終于成功。在試制中,缺少兩個皮帶盤,杜師傅叫福新和福民分頭到廢料堆里去找,而福民竟將轉爐車間的兩個皮帶盤拿來了。杜師傅嚴厲地批評了他的錯誤。福民通過這一系列事情,認識到自己的思想確實不對頭。從此以后,福民在勞動中認真地進行鍛煉,在大家的幫助下,提高了思想,改正了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