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普通話?·?1961?·?中國?·?劇情片?
楊惠珍,曲中,吳天明,畢福生,莽一萍
1958年秋天,正是全國大煉鋼鐵時期,大巴山嶺南、嶺北兩縣掀起大煉鋼鐵的高潮。嶺北鐵廠是廠長范啟光白手起家建立起來的,幾年來成績顯著,生產指標月月向上。但范廠長自恃有功,滋長了驕傲自滿的情緒,追求個人名利,搞形式主義。副廠長兼黨支部書記秦桂蘭上任后,與范廠長的錯誤思想做針鋒相對的斗爭,引起范廠長的極大不滿。這時嶺南也建立了鐵廠,但既無設備又缺乏技術人才,因此,他們派人到嶺北去求援,但范廠長本位主義思想嚴重,以兩廠不是一個系統為名拒絕派人幫助。秦桂蘭堅持社會主義大協作的原則,并得到縣委的指示,為嶺南鐵廠派出了技術人員何壯。何壯到嶺南鐵廠后,受到縣委書記許康和群眾的支持和歡迎。在許書記的領導下,嶺南鐵廠發展迅速,鐵產量不斷增長,并與嶺北展開友誼競賽。嶺北鐵廠因礦石質量不好,產量逐漸下降。范廠長認為扭轉嶺北生產局面,必須要調回何壯。他不顧秦桂蘭和廣大群眾反對,派賈股長攜公函到嶺南調人,并打電話給何壯,說由于秦桂蘭的原因致使鐵廠將要垮臺,繼而使何壯對未婚妻秦桂蘭產生誤解,甚至兩人在感情上出現裂痕。后來,許書記幫助何壯了解事情真相,提高認識,使兩人重歸于好。同時,許書記在與何壯談話過程中發現何壯就是他20年前參加紅軍時失散的兒子冬娃,父子終于團聚。漢江上游連日陰雨,嶺南運糧車輛被阻隔在大江對岸,使嶺南陷入嚴重的斷糧狀態。何壯被派到嶺北借糧,見到范廠長對嶺南的災情無動于衷,真正看透范廠長缺乏階級友愛精神和本位主義錯誤。在黨支部擴大會議上,大家對范啟光提出批評,在大家的幫助下,范啟光對自己的錯誤有所認識。在秦桂蘭的啟發下,嶺北群眾主動借糧支援嶺南,嶺南也主動提出支援嶺北礦石。在大協作精神的感召下,范啟光深刻認識到自己錯誤的嚴重性。為便于領導和有利生產,上級決定嶺南、嶺北兩縣合并改稱赤龍縣,嶺南、嶺北兩縣鐵廠也合并為鋼鐵聯合企業。從此,大巴山區高爐成林,呈現一片嶄新景象。
8.0 普通話?·?1958?·?中國?·?劇情片?
魏鶴齡,里坡,張圓,王人美
菩薩崖是河北某地革命根據地的一個村子,現在這里成立了高級社,社里的老飼養員田老耕,要去北京探望離別了十向年的兒子——三兒。三兒在北京當了副局長,并改名為田剛。鄉親們都趕來送行,田老耕在眾人千囑萬囑的歡笑聲中,踏上了探親之路。老耕到北京后,很不巧,兒子出差去了,兩三天趕不回來。他只好先見了兒媳趙玉書,兒媳看起來很賢慧,但對待老耕總是有些若即若離,好像有什么說不出來的苦衷似的。當田剛從工地上趕回來時,誰想沒想到,田剛并不是三兒,卻是個陌生人。老耕責備自己找錯了,可這并沒有錯。原來田剛和三兒很早就在一個連隊里,兩個人是親密的戰友。土改時期,土匪襲擊他們駐扎的鄉村,三兒為了解救老百姓光榮地犧牲了。田剛忠實地按照三兒的囑托,通過組織上的允許,一直奉養著田老耕。
9.0 普通話?·?1960?·?中國?·?劇情片?
魯榮敏,沈榮坪,鄭大年
白英、林萍、方敏、黃小云等幾個年輕的姑娘,帶著不同的想法,懷著不同的目的,參加了業余跳傘運動。在學習跳傘的過程中,她們經受了嚴峻的考驗。白英由于沉湎于對個人榮譽的追求,無視同志們善意的幫助而脫離了集體。在許多場合里,白英過分自持,與林萍由于誤會而成見日深。跳傘的特技科目開始了,這是跳傘學習過程中的關鍵科目。偏偏就在這個時候,白英生病了,但她很好強,不甘心放棄這次跳傘,競隱瞞了病情。處處關心同志的林萍怕她帶病跳傘會出危險,便向領導匯報了白英的病情,因此白英沒有被批準參加這次特技跳傘。白英誤以為林萍又在借機來打擊自己,克制不住感情的沖動,一氣之下不辭而別。當林萍發現后,急追白英,苦勸她留下繼續學習。一次草原失火,跳傘運動員們奉命起飛到火場上空跳傘救火。不幸,跳傘時候,白英和林萍的傘在半空中纏在了一起,兩人都有犧牲的危險。在這緊急關頭,林萍為了保全白英的性命,毅然拔出了傘刀,割斷了自己的傘繩,墜人了火場。白英通過這件事,看到了林萍高貴的品質,她在沉痛中悔悟了。在醫院里,她向林萍檢討了自己的錯誤,兩人建立起了真摯的友情。從此她們兩人并肩前進,在黨的培育下,終于打破了世界女子跳傘紀錄。
5.0 普通話?·?1950?·?中國?·?劇情片?
孫道臨,姚向黎,桑夫,謝添
解放戰爭時期,青年學生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與國民黨反動派進行斗爭。大學生方哲仁只管做學問,不問政治。為了破壞學生運動,國民黨特務陳雪屏、江正卿暗中拉攏方哲仁。為了迷惑方哲仁,他們裝扮成青年軍,打傷了擔任學生宣傳工作的方的表妹宋蓓華,方因此對青年軍產生誤會,與宋發生了分歧。地下黨領導人何邁及時幫助教育了方哲仁,方的思想清醒了。反動軍官來逮捕何邁,方哲仁挺身而出,和同學們一起保護了何邁。“五.二0"學生運動中,方哲仁不幸被捕入獄。在獄中,他經受了敵人的嚴刑拷打,威逼利誘,但他意志堅定,不畏淫威,誓死不向敵人投降。解放后,他被從獄中救出。新中國成立了,方哲仁和青年學生們擔負起了建設新中國的任務。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譜寫著一曲“民主青年進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