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普通話?·?1963?·?內地?·?劇情片?
孫道臨,謝芳,上官云珠
1926年,青年知識分子肖澗秋(孫道臨 飾)應老同學陶慕侃(高博 飾)之邀,來到浙東小鎮中學任教。在前往赴教的輪船上他遇到了丈夫死于廣州起義的文嫂(上官云珠 飾),頓生同情之心。在陶慕侃為其舉行的歡迎家宴上,他認識了陶的妹妹,活潑大方的陶嵐(謝芳 飾)。交談中方知在輪船上遇到的孤兒寡母竟是老同學李志浩的家小。出于正義和同情,肖澗秋經常資助造訪文嫂家,這引起了周圍人議論。而肖的正義品格卻贏得了陶嵐的愛慕,此時的肖澗秋陷入了巨大矛盾之中。他愛陶嵐,更同情饑寒交迫的文嫂一家,考慮再三他決定娶文嫂為妻。陶嵐無比震驚,指責他這不是愛情是因為同情。此時,一直暗戀陶嵐的錢正興(王培 飾)來到肖的宿舍,表示愿意出錢資助他與文嫂結婚,并希望他把陶嵐讓給自己。肖澗秋聞言怒不可遏......
9.0 普通話?·?1957?·?內地?·?戰爭片?
田丹,賈六,張毓敏
1937年秋,軍閥閻錫山統治時的山西某村。地主楊有德、楊耀祖父子橫行村里,為所欲為。他們強占了農民趙志忠僅有的三畝水地,趙無奈服毒自殺。趙的兒子鐵柱氣憤至極,放火燒了地主的房子后遠走他鄉。鐵柱妻怕遭報復,把黑蛋改名為石頭,也離家乞討為生。十年后,楊耀祖當上了日寇警備隊長,石頭參加了八路軍,在某營當通訊員。而營長趙鋼就是他離別多年的親生父親鐵柱,但兩人相見卻不相識。解放太原的過程中,我軍要攻打石頭母親所居住的鎮子。石頭想解救母親、為自家報仇,未經上級允許,就擅自沖到前面,受到營長的嚴厲批評。石頭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營長批準石頭參加突擊隊的請求。鎮子解放了,楊有德、楊耀祖二人得到了應有的下場。趙鋼與妻子和兒子石頭彼此相認,一家人終于團聚。隨后,趙鋼和石頭為繼續解放事業,投入了新的戰斗。
10.0 普通話?·?1955?·?中國?·?劇情片?
上官云珠,孫道臨,穆宏,胡小菡,仲星火
抗日戰爭時,海南島某地。大部隊反掃蕩走后,符若華望著缺醫少藥的營地和十幾個傷病員,深感擔子的沉重。由于日寇的封鎖,駐地和山下的百姓失去了聯系,支部委派炊事員小春下山搞糧弄藥,農民阿金叔為此獻出了生命。符若華聞訊,心情格外沉重,事務長不忍心看著本來就被傷痛折磨的傷員再忍饑挨餓,只身下山搞糧,不料在回來的途中被敵發現,以身殉國。烈士的離去更堅定了大家戰戰困難的勇氣,也加深了對敵人的仇恨。他們發揚革命樂觀主義精神,艱難地堅持著,個別意志薄弱的傷員經受不住考驗,竟想下山投敵,符若華果斷除掉了叛徒。
9.0 普通話?·?1957?·?中國?·?劇情片?
孫道臨,師偉,李玲君,劉非,茂路,崔超明
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上海的民族企業家張耀堂(崔超明 飾)苦心孤詣,創立了大光明紡織印染廠。但是在亂流涌動的混亂時代,民族企業有如風中的幼苗,隨時都有遭受摧殘蹂躪的危險。日本紗廠買辦宋貽春(鄭敏 飾)百般傾軋,令張疲于應對。就在此時,張的兒子張伯韓(孫道臨 飾)從海外學成歸來。他臨危受命,繼承了父親的印染廠,以“工業救國”為理念,大力發展民族產品。終于挺過了最難熬的一旦時期??谷諔馉幗Y束后,宋貽春搖身一變成為官僚買辦,此時他與張伯韓沆瀣一氣,為了賺錢不惜傷害普通百姓的利益?;頌椴环ㄙY本家的張伯韓進入了新社會,在公私合營的大趨勢下,他面臨重要的選擇……
10.0 普通話?·?1955?·?中國?·?戰爭片?
崔嵬,陶金,溫錫瑩,張翼,束夷
清朝末年,腐朽的清政府對人民橫征暴斂,民不聊生。山東堂邑縣農民宋景詩率眾起義,領導黑旗軍與白蓮教、捻軍并肩作戰抗捐抗稅。惡霸地主楊鳴謙、王二香派手下王占鰲帶領柳林團向黑旗軍發動了進攻,清軍將領勝保也對黑旗軍進行圍剿。情況危急,宋景詩為了保存戰斗實力,向清軍詐降。后又抓住機會重新拉起隊伍,由陜西打回山東,打敗了柳林團,并將地主楊鳴謙處死。但朝廷隨后派來了僧格林沁鎮壓黑旗軍,英帝國主義的洋槍隊及地主武裝也參與其中。黑旗軍四面楚歌,連受重創,宋景詩的母親及妻子也與其他一些黑旗軍家屬一起被殺害。但宋景詩并不屈服,說服眾將士,率部渡過黃河加入太平軍,與兄弟部隊一起繼續打擊清軍和外來侵略者。
6.0 普通話?·?1964?·?中國?·?劇情片?
郭振清,中叔皇,龐學勤,孫笑非
解放戰爭時期,粵北游擊隊駐地。葉永茂(中叔皇 飾)受上級委派只身赴馬龍(郭振清 飾)所控雜牌武裝,動員他們起義,接受共產黨收編。收編后命名為“獨立大隊”,但馬對葉及游擊隊始終懷有戒心,加之拜把兄弟刁飛虎(龐學勤 飾)從中作梗,更是對革命三心二意。一次去村里執行任務,刁竟與地主婆勾搭在一起,牛牯(達奇 飾)見狀憤然離隊,刁反誣牛牯攜槍叛逃,牛牯當眾揭發刁的土匪行徑引眾怒,紛紛要求嚴懲,但馬念刁曾經的救命之思而手下留情。李登高(孫笑非 飾)叛變后,唆使刁用調虎離山計引馬率部接應敵人的起義部隊,馬不知是計,險遭毒手,幸虧葉永茂及時趕到挽救了獨立大隊,嚴酷的現實擦亮了馬龍的眼睛......
10.0 普通話?·?2025?·?中國大陸?·?抖音短劇?
云姝
云姝一出生就被封為皇后,進宮后老皇帝駕崩,新皇登基,她成為太后?;实勖咳粘颂幚碚?,還要給她喂奶。小太后身居后宮,嬪妃們常找她哭訴或賄賂她。后宮有各種嬪妃,還有穿越女。小太后有心尖上的皇后媳婦受委屈,她會瘋狂助攻。她的皇帝好大兒最孝順,為她打臉虐渣。小小太后被皇帝寵到萬人之上,只愿今天別再出亂子。
5.0 普通話?·?1952?·?內地?·?劇情片?
陶金,小王玉蓉,孫景璐,魏喜奎,侯寶林
民間藝人“破風箏”抗戰時因不甘心作日寇的奴隸,帶著老婆大鳳和義女珍珠,忍痛離開北平。十年中跑遍漢口、重慶、成都、昆明、桂林等地,到處演唱宣傳抗戰的新鼓書。十年來,“破風箏”和方珍珠,受盡了官僚買辦、大小特務和流氓惡霸的敲詐和侮辱。 日本投降后,“破風箏”滿懷希望,興高采烈地回到北平,天真地以為苦日子可熬到頭了,以后可平平安安的賣藝,憑本事吃飯,沒想到北平仍是那些特務、流氓和惡霸的天下。“破風箏”一家剛回到北平,特務李將軍,狗腿子向三元和專寫些風花雪月的鼓詞去剝削藝人的孟小樵,就開始在“破風箏”和方珍珠身上打主意。王力是一位心地光明為人正直的文藝工作者,多少年來,他替“破風箏”寫了許多宣傳抗戰的鼓詞,而不收任何報酬,是被 “破風箏”信任的惟一好人。“破風箏”經過多少天的奔走活動,好歹組成了班子,租下園子??删驮陂_鑼的那一天,因為得罪了李將軍,李便令狗腿子向三元,帶著一群流氓砸了戲園子,使得“破風箏”、方珍珠及藝人們流離失所。雖然日子艱苦,但他們終于撐下去了,始終沒有向惡勢力低頭。 北平解放了,受苦的人們翻了身?!捌骑L箏”、方珍珠都參加了學習班,學習新道理,他們已不再是受人鄙視的“唱玩意的”。而成了受人尊重的文藝工作者。素來與“破風箏”不合作的相聲藝人白二立,經過學習也與“破風箏”合作了。藝人們在新社會里,團結進步,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6.0 普通話?·?1951?·?內地?·?劇情片?
白楊,張雁,孫錚
1949年初,上海。某紗廠工人在地下黨支部書記張世芳(孫錚 飾)領導下,因不滿反動資本家剝削壓榨,組織起了全廠大罷工。由于對資本家陰險狡詐的本性認識不足,加之工廠內部工賊的破壞,罷工活動一度受阻,工人們的情緒也受到不良干憂。張世芳召集骨干商量對策,她一方面繼續發動基層群眾,一方面打入黃色工會內部,以便隨時了解資本家策略,及時調整斗爭方向。再次罷工后,資本家仰仗手拿武器的敵人,對罷工群眾進行瘋狂鎮壓。全市工人學生通電聲援,最終罷工取得了勝利。解放軍的炮聲傳進了上海,敵人惶惶不可終日,為防止敵人搞破壞,張世芳組織起工人護廠......
9.0 普通話?·?1988?·?中國香港?·?動作片?
董志華,徐小健,孫懿雯,杜玉明
30年代中期,與日本侵略者暗中勾結的國民黨川軍師長劉紹基,垂涎川劇名旦花云舫的美貌,欲行不軌。他借給自己做壽的機會,請花云舫所在的戲班子到府中唱堂會。但因戲班人多勢眾,未能得手。劉紹基在花云舫處一再碰釘子,加之川劇名角曹玉昆和隨戲班子入川的京戲名武生穆小樓如影隨形地保護著花云舫,使其險惡居心難以得逞。他便指使副官沈桂生買通班主賈三連和武丑丁春華,在臺上假戲真做,丁用利刀刺死曹,班主又以"謀殺"的罪名嫁禍于花云舫。在花被拘傳期間,穆小樓每天守護陪伴著她。歹毒的沈桂生勾結警察局以"奸夫"的罪名逮捕了穆小樓。為救穆出獄,花云舫答應嫁給劉紹基,但要在成親之前演一臺"封箱戲",劉一口應承。劉陪著日本軍官田中前來觀看《白蛇傳》,當演到"斷橋"這場戲時,穆小樓已神不知鬼不覺地代替花云舫上了臺。有人看出破綻,在千鈞一發之際,穆小樓以刀代鏢,將臺下的劉紹基打死。劇場頓時大亂。穆小樓一面掩護花云舫的戲班子撤離,一面施展武功,擊斃丁春華以及田中和他的侍衛。接著,他又將沈桂生的追兵引進爆竹作坊,沈桂生也被除掉。正當穆小樓準備突圍時,埋伏在作坊四周的軍警亂槍齊發,穆小樓倒在血泊之中。洶涌奔騰的長江激流中,一葉小舟載著花云舫等人起伏沉落,艱難地駛向前方。
10.0 普通話?·?1981?·?內地?·?戰爭片?
古月,孫飛虎,王鐵成
1935年秋,紅軍經過長征后抵達陜北。9月末,張學良出任西北剿匪總司令部副司令,率東北軍奉命剿共,無奈戰事不利,三個月內折損三師。同時陜西綏靖公署主任、后西北軍領袖楊虎城厭倦連年內戰,萌生退意,所部與紅軍呈互相觀望態勢。蔣介石在東北軍嚴重損耗的情況下未予及時支持,這讓按蔣命令放棄東北、失土失地背負五年罵名的張學良失望莫名,張遂主動接觸紅軍方面,并經過與楊虎城的反復試探,三方達成抗日統一戰線的共識。1936年秋,蔣介石揮軍北上,同時親臨西安督戰,在面臨剿共與分調的選擇下,張、楊二人決定兵諫蔣介石抗日,此即不久后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
7.0 普通話?·?1981?·?內地?·?戰爭片?
古月,孫飛虎,王鐵成
1935年秋,紅軍經過長征后抵達陜北。9月末,張學良出任西北剿匪總司令部副司令,率東北軍奉命剿共,無奈戰事不利,三個月內折損三師。同時陜西綏靖公署主任、后西北軍領袖楊虎城厭倦連年內戰,萌生退意,所部與紅軍呈互相觀望態勢。蔣介石在東北軍嚴重損耗的情況下未予及時支持,這讓按蔣命令放棄東北、失土失地背負五年罵名的張學良失望莫名,張遂主動接觸紅軍方面,并經過與楊虎城的反復試探,三方達成抗日統一戰線的共識。1936年秋,蔣介石揮軍北上,同時親臨西安督戰,在面臨剿共與分調的選擇下,張、楊二人決定兵諫蔣介石抗日,此即不久后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