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普通話?·?1964?·?中國?·?劇情片?
畢鑒昌,李長樂,王斑,張璋
建筑工人李三輩(畢鑑昌 飾)文化水平低,他常為此苦惱,大學生秦淑貞(李長樂 飾)是夜校老師,開始時她瞧不起三輩這樣的笨學生,認為他們只配干粗活。但當她了解三輩的出身后,改變了原有的看法。幾年后,三輩通過刻苦學習,已成長為能看建筑圖紙的“土專家”。一次施工中為了圖速度,忽視了向老工人師傅學習經驗,操作失敗,三輩摔成重傷。事后三輩主動承認錯誤,高師傅(王斑 飾)、秦淑貞也作了自我批評。1960年,三輩調往另一大型建筑工地,他邊學習邊鉆研,向工地領導提出自己的革新建議,得到專家認可,但也有人反對,最后,在陳書記(張熒 飾)的支持下,他收獲了成功,也收獲了秦淑貞的愛情......
6.0 普通話?·?1965?·?內地?·?劇情片?
黃鐘,李雨農,韓焱,程漢焜,杜德夫
華北某山區,縣供銷社的先進工作者、共產黨員王福山,響應黨的號召支援山區建設,回到自己的家鄉紅山店當營業員。紅山店山高路險,村莊分散,人們常說:“紅山店山靠山,看著不太遠,一走老半天。”可是,一到農忙季節,商店就清閑了。當王福山看到農民楊田下山替社員們購物時,覺得應該方便群眾把貨送上山。但是他的想法卻遭到孫會計的反對,馬經理也不大贊成。王福山毫不氣餒,在公社黨委書記的支持下,他翻山越嶺,背背簍上山送貨,受到群眾的熱烈歡迎。賣貨時,他又遇到了縣供銷社黨委書記李健民。李書記與王福山一起下山時,對他說起當地幾句民謠:買難賣難行路難,稱鹽灌油得上山。去時不見日,回來星滿天……并說“你今天把貨送上山,也就是把黨對群眾的關懷送上了山”,“別小看這小小的背簍,可解決大問題啦!”李書記的話,使王福山更加明確了自己工作的意義。不久,供銷社出現了究竟按什么原則送貨的問題?是按孫會計和馬經理只從利潤考慮,主張送利潤高的貨,還是送當地群眾急需的煤油、鹽等利潤少的商品?于是,王福山與馬經理、孫會計之間產生矛盾。王福山帶著問題學習了毛主席著作,主席的教導堅定了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決心,便說服了馬經理和孫會計,并感動了原來不安心從事營業員工作的小張,也決心上山送貨。王福山與小張在上山途中,經受了風雨的考驗。他們不僅送貨上山,而且也關心生產隊的生產,做到商業為生產服務。當他們發現核桃樹長了毛毛蟲,就連夜取送農藥。王福山還注意生產隊的副業生產,不僅建議他們開辟荊梢基地,而且還為他們聯系荊梢的銷路。荊梢有了銷路,孫會計又與其他單位去爭營業額,他先考慮的不是為生產服務,而是成績屬于誰?對此問題,王福山與孫會計又產生了爭論,而馬經理的態度不明朗。李書記看到馬經理的思想問題,建議他一起上山送貨,以改變他的思想。馬經理上山后,聽到群眾對上山送貨的稱贊,看到王福山組織社員開展副業生產所起的作用,受到很大的教育。后來,馬經理和孫會計在李書記的教育和幫助下,以及王福山行動的感召下,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轉變了經營思想。
8.0 普通話?·?1980?·?內地?·?劇情片?
劉佳,偉克,金棣,特姆
1949年秋,解放軍開到哈尼山。部隊進山第一天,正碰上黑面人攔路搶劫土司馬幫。土司向解放軍報告,馬鵬殘匪已經逃出國境,當地只有一股"殺人放火,無惡不作"的"黑面匪"。群眾卻反映:"黑面匪"專搶土司和馬鵬,從不加害受苦人。解放軍某偵察排決心依靠當地群眾,迅速摸清馬鵬匪幫和"黑面匪"的情況。哈尼族戰士嘎洛進村打聽自己心愛的姑娘宗尼的下落。宗尼的媽媽伊格大嬸告訴他,宗尼被馬鵬搶去,賣到國外。嘎洛十分痛苦。解放軍正在開展群眾工作,突然遭到襲擾。被迫參加馬鵬匪幫的沙木夜里回村探望妻子,卻把臉抹得烏黑,排長大海和嘎洛分析斷定:馬鵬匪幫沒有逃往國外,他們化裝襲擾的目的,是想引誘解放軍去打黑松林。黑松林深處的山洞里,黑面人正在看解放軍的布告。"大哥"宗尼回憶起痛苦的往事--3年前,馬鵬匪幫要把她們十幾個姐妹賣給外國老板,為了反抗匪兵的污辱,宗尼奪槍打死了匪班長,在老獵人幫助下和同伴們一起逃跑。從此,姑娘們有家不敢回,把臉涂黑,隱入密林?!谀釢M腔悲憤,把布告扯得粉碎。她走出山洞,認出了正在林中偵察的嘎洛,非常激動。一天晚上,宗尼偷偷潛回家中,被嘎洛抓住。但宗尼誤以為妹妹是嘎洛打傷的,便狠狠地打了他一記耳光,消失在雨夜中。馬鵬得到土司要跑到國外去的情報,故意把這消息透給伊格大嬸,妄圖借此把黑面人引出黑松林,對解放軍有好感的沙木得知,悄悄報告了解放軍。 嘎洛進山洞爭取黑面人。黑面人不愿意被人當作土匪,一個個解下包頭,露出了姑娘的面容。嘎洛正在為自己錯怪了姑娘們而悔恨,伊格大嬸送來土司要逃到國外的消息。嘎洛攔擋不住,宗尼帶姑娘們沖出了黑松林。解放軍按原定計劃,把土司截了回去。馬鵬殘匪向黑面人猛烈進攻,馬鵬的子彈擊中了嘎洛,宗尼的竹箭射死了馬鵬。馬鵬匪幫被一網打盡。
6.0 普通話?·?1960?·?中國?·?戰爭片?
于是之,周正,田沖,覃琨
1918年,蘇聯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剛勝利不久,紅軍戰士薩維列夫去莫斯科途中,在一個小車站上被反革命分子暗殺。兒子瓦夏和彼加剛剛失去母親,現在又失去父親,孤苦無依,輾轉流浪到莫斯科。列寧和捷爾任斯基遇到這兩個孩子,將他們收留并加以照顧。而此時,革命雖然取得勝利,但帝國主義對新生的蘇維埃政權異常仇視,顛覆革命成果的陰謀仍在進行。反革命分子亞爾采夫偽裝身份,混進蘇維埃肅反委員會,指使人打傷了列寧,同時欺騙瓦夏和彼加,利用他們將藏有炸藥、雷管的圖書搬到車站糧食倉庫,企圖將倉庫炸毀。千鈞一發之際,敵人的陰謀被發現,反革命分子受到嚴懲。此后,在列寧和捷爾任斯基的關懷下,瓦夏和彼加成長為勇敢的紅軍戰士。